子宮內膜異位癥能懷上孩子嗎?要怎么治療
今年29歲的張女士一直想生育一個孩子,但備孕多年從未懷上。張女士也一直在想,到底為什么呢?自己除了有些痛經外平時也沒有什么不適啊?難道這么常見的問題就讓自己一直不能懷孕嗎?還是說是老公的問題呢?
跟老公說了自己的疑慮后,兩人決定一起來醫院檢查。老公經檢查后沒有任何問題,婦科醫生對張女士進行了婦科超聲檢查。
婦科超聲是一種無痛、無創傷的檢查方法,重點檢查子宮、附件及盆腔的情況。經檢查發現張女士雙側卵巢內存在暗區,考慮是子宮內膜異位導致的巧克力囊腫。
由于卵巢囊腫較大,且張女士伴有不孕,婦科醫生決定為其實施微創手術,也就是腹腔鏡手術。腹腔鏡手術只需要在腹壁打開很小的切口,通過內鏡系統可以清楚地看到腹腔內的病變。
通過腹腔鏡,醫生發現張女士雙側卵巢均有子宮內膜異位囊腫,俗稱巧囊,并且在盆腔散在有一些子宮內膜異位病灶,也正是子宮內膜異位導致了盆腔的炎癥和粘連,雙側輸卵管的功能也受到了影響。手術很順利,不但切除了子宮內膜異位病灶,也把輸卵管的粘連清除掉了,好在張女士的輸卵管還是通暢的,這樣她還有自然妊娠的機會。
術后張女士恢復很快,2天就出院了。出院前醫生還詳細的叮囑了以后的注意事項和如何備孕。
什么是子宮內膜異位癥呢?
子宮內膜異位癥,簡稱內異癥,顧名思義就是,具有生長功能的子宮內膜組織(腺體和間質)出現在子宮腔被覆內膜以及子宮肌層以外的部位,是婦科最常見的疾病之一。
什么年齡的人會得這種疾病呢?
近年來,該病的發病率呈上升趨勢,主要發生于生育期婦女,好發年齡為25~45歲,25%~35%的不孕病人在腹腔鏡檢查時發生內異病灶。
這種病又有什么表現呢?
不同病變部位具有不同的癥狀,20%~25%的病人可無任何臨床癥狀。疼痛是內異癥的主要癥狀,繼發性痛經進行性加重是子宮內膜異位癥的典型癥狀;不孕在子宮內膜異位癥的病人中發病率高達40%~50%;月經異常發生率為15%~30%,主要表現為月經量增多、經期延長或經前點滴出血;性交不適,在經前期最為明顯。如果有以上癥狀,一定要及時到醫院就診,早期發現。
要怎么治療呢?
治療往往根據年齡、癥狀、部位、生育要求和既往的治療經歷制定個體化方案,以達到縮減或去除病灶、減輕或消除疼痛、促進生育、減少復發的目的。對于主要表現為盆腔包塊且附件腫塊≥4cm者,首選手術治療;對于主要表現為痛經且無盆腔包塊及不孕者,首選藥物治療;對于主要表現為不孕者,應進行不孕檢查和生育力評估,給予病人生育指導。
有沒有什么辦法預防呢?
子宮內膜異位癥的確切病因目前還不明確,多因素起作用,因此預防作用有限。經血逆流可能是導致內膜種植的主要因素,部分有生殖道梗阻的女孩子在青春期出現周期性腹痛或痛經,不要簡單的認為是普通的痛經,一定要到醫院進行檢查,排除生殖道梗阻,避免造成嚴重的后果。還有部分患者發生于剖宮產手術之后子宮內膜種植于盆腔甚至腹壁,導致盆腔或腹壁出現周期性疼痛。
中醫認為外邪入侵、情志內傷、房勞、飲食不節或手術損傷等原因,導致經血不循常道而逆行,以致“離經”之血瘀積,留結于下腹,阻滯沖任、胞宮、胞脈、胞絡而發病。因此女性朋友要注意健康生活起居,尤其在月經期避免進食生冷、衣著單薄受寒。
子宮內膜異位癥的主要并發癥是生育能力受損,所以應該早發現早治療才能減輕其對生育功能的損傷。
對于我們女性,健康的生活方式很重要,定期婦科檢查也很重要,當發現月經異常或上述其他癥狀時,一定要積極就醫,配合治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