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后盆底康復要趁早 多做提肛運動有助盆底修復
很多女性朋友十分重視自己的身材,很多當了媽媽的女性朋友對于產后身材恢復也很重視。但是大家卻對產后盆底功能損傷及產后盆底修護的知識了解很少。生孩子對于女性來說是一項大工程,新媽媽們別以為“卸貨”之后就萬事大吉了,其實生完孩子后,盆底也需要修復保養。
女性懷孕分娩易引起盆底松弛
在產后出現了便秘、小便控制不住、陰道松弛等問題,這其實跟盆底的松弛和損傷有很大關系。
女性盆底的肌肉和韌帶,像吊床一樣,承托和支持著膀胱、子宮、直腸等盆腔臟器,除了使這些臟器維持正常的位置之外,還參與了控制排尿、排便、維持陰道緊縮度等多項生理活動。
女性在懷孕期間,盆底部會隨著胎兒的不斷增大和
子宮重量的不斷增加而受到影響,而分娩時由于產道擴張,造成骨盆不穩定關節脫位、產道損傷、會陰撕裂等問題,特別需要進行產后盆底康復。
產后42天~6個月是產后盆底修復的“黃金時間”
產后6個月內產婦體內激素水平將發生改變,這一時期也是產后修復的**時期,所以產后42天~6個月內,屬于盆底功能恢復的“黃金時間”,最遲也不要超過一年。
產后42天做盆底功能檢查非常重要,特別是對產后發生尿失禁的女性,能幫助她們及早發現問題并及早治療。
在關鍵期內采用符合生理特點的修復方法可使相關組織恢復到孕前水平。產后1~2周,建議在家自行進行盆底康復訓練,可預防或緩解產后便秘、尿失禁等問題。
另外,新媽媽產后4個半月內,不宜進行跑步、跳繩等運動,否則可能導致恢復期盆底臟器受傷。
產后盆底功能如何修復保養?
產后盆底功能保養要掌握正確的盆底肌鍛煉方法,遵循循序漸進、適時適量、持之以恒的原則進行。
對于輕、中度盆底功能障礙者,可采用傳統的非手術治療方法——提肛法,即有意識地對以肛提肌為主的盆底肌肉進行自主性收縮,以加強控尿能力及盆底肌肉力量。
具體做法:反復做縮緊肛門陰道的動作,每次收緊不少于3秒后放松,連續做15-30分鐘,或每日做150-200次,4-6周患者癥狀就有改善。
推薦閱讀:剖宮產后到底要不要做盆底康復
以上就是輸卵管堵塞要怎么預防的介紹。希望專家的講解對您有一定的幫助,如您還有什么疑問或者想了解更多知識,可點擊在線咨詢專家在線,或者撥打免費電話進行咨詢:0755-25595888。專家會為您一一解答,專家會對您的隱私進行保密

- 上一篇:宮頸疾病的易發人群有哪些
- 下一篇:怎樣預防排卵障礙?